水浒传主要人物特点(水浒传主要人物特点)

时间:2022-08-06 11:27:22来源:
导读您好,现在汉格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水浒传主要人物特点,水浒传主要人物特点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前面...

您好,现在汉格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水浒传主要人物特点,水浒传主要人物特点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前面那个是抄我的 鲁达的性格特点 (1)爱憎分明,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嫉恶如仇。

2、 鲁达这一性格是贯穿始终的。

3、 从他对待金家父女和郑屠的不同态度就可以充分看出。

4、当他倾听了金家父女对郑屠的血泪控诉后,就非常同情关心他们,主动赠送银两,亲自保护他们逃离虎口。

5、而对郑屠则怒不可遏,当即就要去打死他。

6、由于史进、李忠的竭力劝阻才暂时按下心头怒火。

7、金家父女逃离虎口后,鲁达来到郑屠肉铺,以买肉为名,当众戏弄郑屠,杀他的威风,激他与自己斗打。

8、 在“拳打”时,对郑屠采取“应口”要打,“讨饶”也要打的不调和态度,三拳便将他打死,为民除了害。

9、鲁达与金家父女素不相识,与郑屠也无个人恩怨,他的作为充分表现了他爱憎分明的立场,见义勇为的高贵品质和对受压迫者扶危济困,对压迫者嫉恶如仇的性格特点。

10、 (2)慷慨大方,重义疏财。

11、 了解了金家父女的不幸遭遇后,虽然自己与他们非亲非故,却马上主动提出要给金老盘缠让他们回东京。

12、当李忠不爽利地只摸出二两银子时,鲁达便认为李忠不仗义,将那二两银子丢还他。

13、 (3)率直粗矿,勇而有谋,胆大心细。

14、 为了防止店小二去追赶,一向暴躁的鲁达,竟在店门口“坐了两个时辰”,“约摸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

15、” 惩治郑屠,也不是一到就动手,而是采取先激后打的策略,造成口角斗殴的架势,让郑屠手持剔骨尖刀先动手,将他引到街上,当众质问郑屠,让大家了解“拳打郑屠”是正义的行动,鲁达本意是痛打惩治郑屠,不料失手打死,面对意外,他随机应变,遇险不惊,从容不退却。

16、他假意道:“这厮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

17、”“一头骂,一头大踏步走了。

18、”鲁达这些行为,充分体现了他勇而有谋,胆大心细的性格。

19、 林冲: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不卑不亢,本人非常喜欢,梁山顶尖高手,一生未尝败绩,而且具有一定的政治能力,战功显赫,几乎梁山招安前的每次打仗都参与,只是结局令人叹息。

20、 宋江是整部《水浒传》中第一号人物,作为文学形象,也是最丰满、最立体、最复杂、最有艺术魅力的一个人。

21、 历史上的宋江只是被一笔带过的一个人物,如果没有宋江这个人物,不知道《水浒传》这部书会变成什么样子。

22、因为宋江的仗义疏财,好多人喜欢他,因为他主张招安,好多人厌恶他。

23、那么怎么来看宋江呢?通过重读《水浒传》,想着通过书中关于宋江的描写来解读宋江这个人物。

24、 一、宋江的初步印象 给晁盖等人报信,是宋江的第一次出场。

25、刚出场对宋江有一番介绍:“那人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

26、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

27、为他面黑身矮,人都唤他做黑宋江;又且驰名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

28、上有父亲在堂,母亲早丧;下有一个兄弟,唤做铁扇子宋清,自和他父亲宋太公在村中务农。

29、守些田园过活。

30、这宋江自在郓城县做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

31、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士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

32、端的是挥金似士!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

33、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

34、急人之急,扶人之困,因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却把他比做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

35、” 这一段介绍在水浒传中是绝无仅有的,《水浒传》里边的每一个英雄好汉,基本上只有一个绰号。

36、但宋江不一样,宋江是《水浒传》里边名号最多的一个,宋江的绰号有四个。

37、一出场就介绍了宋江的三个绰号,这三个绰号实际上就是介绍了宋江的三个性格特点:一个是黑宋江,因为他长得面黑,身体比较矮,这是就他的形体来讲的,并不是如林冲、关胜等人英武挺拔,也不如吴用、公孙胜等人那样温文尔雅文质彬彬,他长的其貌不扬。

38、第二个是孝义黑三郎,讲的是他对待父母,讲究孝道,他的孝道贯穿到了他的思想当中,成为他思想的一个部分,并且是他的思想的一个很重要的支撑点;第三个是及时雨,讲的是他仗义疏财,扶危济困,这在后面他陆续和弟兄们交往中能够看得出来,在这一点上他做得到位。

39、这三个绰号实际上重点介绍了宋江平时的为人和喜好,而且都是正常工作之外的表现,比如“爱习枪棒”、“ 挥金似士”、“ 排难解纷”、“ 扶人之困”等等,这些好处多都具有一些江湖上的感觉,在民间宋江是一个喜欢做好事、愿意做好事的热心人,无论是在家庭伦理上还是在社会关系中他以自己的作为赢得了大家普遍的认可。

40、 私放晁盖,实际上是他的工作了。

41、智取生辰纲之后,事情败露,败露以后,首先宋江知道,宋江见到官府防范梁山晁盖贼寇公文,有一段心理描写:“晁盖等众人不想做下这般大事!劫了生辰纲,杀了做公的,伤了何涛观察;又损害许多官军人马,又把黄安活捉上山∶如此之罪,是灭九族的勾当!虽是被人逼迫,事非得已,于法度上却饶不得,倘有疏失,如之奈何?”这段心理活动中传递出两个信息:第一,宋江作为一个朝廷懂法的人,知道晁盖所犯的一串串事件,每一件事情都是灭九族的的罪,虽然前面是事非得已,可是到了现在已经是不能够回头了;第二,宋江担心晁盖等人,怕他们出了疏忽和闪失,心中有种隐隐的操心。

42、这是一对矛盾,从理上讲,晁盖等人于法度上饶不得,从情上讲,却不愿他们出现闪失。

43、这是宋江很真实的的心理,也是宋江复杂人格的外在表现。

44、 那么对于这件事,按照常理来说呢,他可以有几种选择,一个向上面汇报。

45、说晁盖窃了生辰纲,现在事情败露了要把他抓住,这种做法会给他立功的机会,但是同样会损坏他在江湖和民间的声誉;第二种选择他可以听之任之,不向上面汇报,也不采取别的行动,无论是对官府来说还是对晁盖来说,这种中庸的处理都能够说得过去,不告诉官府是因为仗义,不告诉晁盖是因为公务;第三种选择就是通风报信,把晁盖给放走,可是要承担巨大的风险。

46、他明明知道晁盖窃了生辰纲以后,犯了弥天大罪,因为晁盖是他的心腹兄弟,虽然法度上不可能饶恕,但是他要放走晁盖。

47、这时,宋江是知法犯法,能够做到这样在别人可能容易,可是在宋江就很难,这件事证实他是一个仗义的英雄。

48、为什么这样说?这需要从他的实际情况来说。

49、他是农民出身,这样的家境出身,所受的文化教养和所从事的职业,对他的性格都这样那样的影响。

50、有几点是值得注意的,一个因为他不是大官,他只一是个小吏,所以他对百姓的一些疾苦有一些体验,这给了他仗义疏财的基础,也有一定的有别于统治者的正义感;因为他在衙门里边管案牍文书,所以也培养了他遵守法度的习惯,这和他所从事的职业有关系。

51、基于他的职业特点,他能够做出私放晁盖的事情来极为不易。

52、这个选择很重要,也很能够说明问题,为了义气他主动承担了这些风险。

53、这个选择用事实强有力的说明了他三个绰号所代表的他的为人和性格,私放晁盖的举动无疑让宋江的形象一开始就很高大的立在了人们的面前。

54、 下面看他处事的初步印象。

55、 宋江听到晁盖犯事的情况后,吃了一惊,肚里寻思道:“晁盖是我心腹兄弟。

56、他如今犯了迷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

57、”心内自慌,却答应道:“晁盖这厮奸顽役户,本县内上下人没一个不怪他。

58、今番做出来了,好教他受!”拔涛道:“相烦押司便行此事。

59、”宋江道:“不妨,这事容易。

60、“瓮中捉,手到拿来。

61、”只是一件∶这实封文须是观察自己当厅投下,本官看了,便可施行发落,差人去捉。

62、小吏如何敢私下擅开?这件公事非是小可,不当轻泄于人。

63、”拔涛道:“押司高见极明,相烦引进。

64、”宋江道:“本官发放一早晨事务,倦怠了少歇。

65、观察略待一时,少刻坐厅时,小吏来请。

66、”拔涛道:“望押司千万作成。

67、”宋江道:“理之当然,休这等说话。

68、小吏略到寒舍分拨了些家务便到,观察少坐一坐。

69、” 这段文字给我们带来的不是一个一般的宋江,遇到这么大的事情,他内心很紧张,可是并不表现出来,而且在应对之中,他处置得如此得体、周到,既准确的体现了自己公人的身份,也为自己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而且并没有让这些人产生怀疑,看得出宋江处事老辣,非寻常人。

70、他通风报信之后临危更是不慌不忙。

71、知县看了文书,“大惊,对宋江道:‘这是太师府遣干办来立等要回话的勾当!这一干贼便可差人去捉!’宋江道:‘日间去,只怕走了消息,只可差人就夜去捉。

72、拿得晁保正来,那六人便有下落。

73、’”既给晁盖腾出了时间,也告诉知县要想得周到,是为了捉住这几个人。

74、这种处置带有很强的职业特点,他是一个押司,管的是文书档案,所以养成他的处事谨小慎微,随机应变,处事周全,也培养了他喜欢玩弄权术的手段,玩弄权术。

75、 宋江怒杀阎婆惜,实际上是宋江被逼上梁山的开始。

76、其实,按照宋江的性格和其平时的为人,在阎婆惜红杏出墙后,他已经有所知觉,实际上在和阎婆惜的关系中,他本无太多的欲望,已经采取了冷处理的方式,或者如果当时阎婆惜把招文袋当时拿出来还给宋江,他也不会作出杀人的决定。

77、阎婆惜之所以如此有恃无恐地要挟宋江,其实也正是他很了解宋江的日常的为人和性格。

78、 林冲有一个突出的性格特点,是什么?能忍,忍辱负重、忍气吞声、不敢反抗。

79、 你想想看,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军官妻子,在光天化日之下,妻子被人家调戏,奇耻大辱,不能忍受的。

80、所以他非常气愤地去了以后,他把这个人、把调戏他妻子的人肩胛扳过来。

81、这个地方有一句描写非常精彩,怎么写的呢?就是“当时林冲扳将过来,扳着他的肩胛,却认得是本官高衙内,先自手软了”。

82、“先自手软了”这五个字非常值得注意,这不是简单的、一般人物的动作神态的描写,而是一下子挖掘到人的内心世界。

83、所以小说写林冲怒气未消,知道以后,扳过来,先自手软了。

84、但是“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

85、但是敢怒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打,他忍下了这口气。

86、这个小说写得非常好,因为刚刚认识鲁智深,大家好武,而且讲义气,新认识的结义兄弟。

87、鲁智深就带着一帮泼皮来帮他打,结果鲁智深来了以后,他把高衙内放走了。

88、 但是鲁智深就不买账,鲁智深怎么说呢?有一段话是响当当的,跟林冲形成鲜明的对比。

89、他说“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我不怕。

90、他说“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去了。

91、”你看,一个是忍辱怕事;一个是疾恶如仇。

92、一个是自己受侮辱、受压迫不敢反抗;一个是看见自己的朋友受压迫,就不能忍受,这两个人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

93、 林冲上山的过程就是从能忍到不能忍、从懦弱到坚强、从屈辱到反抗,这么一个转变过程。

94、 李逵上山是最痛快的,宋江是最曲折的,鲁智深是最爽朗的,爽朗跟痛快不完全一样;李逵是最痛快,鲁智深是非常爽朗,一点都没有瞻前顾后,凄凄惨惨切切,那种情景一点没有,非常爽朗、见义勇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主动地向统治阶级出击。

95、军官当不成就当和尚,和尚当不成就上山,非常爽朗。

96、 武松 人物一出场的描写,武松显得并不光彩,一幅落魄的形象,他是因打架斗殴而躲避于柴进府上的。

97、但在府中又因性情暴烈而不受欢迎,即使如柴进那样广纳天下豪杰的仗义之人也开始对武松怠慢起来。

98、这从武松在柴进府上后期的待遇可见一斑。

99、此时很难从武松身上看到豪侠之气的。

100、 景阳冈打虎,武松这一英雄形象立时光彩起来,转眼成为威震四方的英雄。

101、而景阳冈打虎一节也将前文武松外形描写所作的铺垫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102、其间体现了武松刚勇豪爽,毫无畏惧的英雄气概。

103、 爱憎分明、敢作敢为的武松 灵台前愤斩潘金莲,狮子楼怒杀西门庆. 报恩义助施恩,武松知恩图报,疾恶如仇。

104、 看透世事黑暗,武松走上反抗之路。

105、 一头失控的江湖怪兽-说李逵 在《水浒传》中,李逵是作者着墨较多,性格较为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之一。

106、对这位梁山革命队伍的要将,历来的评价较高,或认为他最具反抗意识,或认为他天真可爱,但笔者阅读《水浒》数遍,对这位好汉实在喜欢不起来,一头失控的江湖怪兽,这是笔者对他的整体印象. 首先是其流氓习气。

107、他出身农民,但没有农民的厚道,一点都不天真,反而显出一副无赖相,赌博、抢劫,与一般的地痞无赖没有什么区别。

108、如果把抢别人的东西也率率真的话,李逵不过是不加掩饰表现了人性中丑恶的一面。

109、 其实是其嗜血性。

110、李逵作战不能说不勇敢,在冲锋陷阵时表现得十分勇猛,为梁山事业的发展壮大也算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111、但是也要看到,李逵的作战方式与他人不同,他经常是敌我不分,不分青红皂白地用板斧一路砍过去,此举固然对敌人的杀伤力不小,但在毫无目标的板斧之下也增加了许多无辜的冤魂. 再次是其奴才意识。

112、从表面上看,李逵在梁山好汉中最具反抗精神,这有他的屡次反对招安为证。

113、但是我们要看其反抗背后潜在的动机,虽然说李逵做事经常缺乏思考,率性而为,但在这件事上他恰恰是有着明确的目的、并不含糊。

114、 自然,李逵的结局也是很有悲剧意味的,耐人寻味,如此一条勇猛刚烈的汉子没有轰轰烈烈地战死沙场,最后却落得一个最窝囊不过的死法,而且还是死于自己最崇拜、最信任的大哥宋江之手,这无疑具有一种反讽的效果,应该说作者的这一处理方式,是很有深度的。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标签:
最新文章